戴偉城為您導讀
這里是「 精益之光 」
“內行看門道,外行看熱鬧”。
不論初次造訪一家公司,
還是公司內部巡檢,
巡視車間現場30分鐘,
內行人很快能發現哪里亮點,哪里盲點,
對于制造型企業,
生產現場是首要體現公司管理水準的。
隨工廠高管牛人來審視
車間管理的三個管理大招數!
第一層次:
著眼于大系統,用客戶的眼光去審視!
01
看流程
看流程的目的,是看一家企業是否有一個精益布局,是否在創造無間斷的操作流程使問題可視化。流程之所以重要,因為一個隨時間段的功能布局,浪費隨處可見,一個精益的布局流程能在設計的源頭上消除很多浪費。實施精益管理,先期進行精益布局或期間進行調整優化,這是至關重要的。
02
看可視化
可視化是讓問題簡單化,是用眼睛管理。
可視化也是企業管理氛圍的體現,是管理水平的直觀傳達??梢暬捏w現是目視化的管理看板,我將它分為靜態的和動態的管理看板。靜態的看板主要是傳達組織長期的管理理念,動態的看板是管理者隨時要把握的管理信息,我認為動態管理看板(適時更新的)更能反映一個組織的管理水平和能力。
03
看標準化
一個企業除了基礎的ISO9000認證,肯定有許多現場標準,之所以叫標準化,是將標準普及到可執行的層面。
建立標準化有四個關鍵問題:
??1、是否每個人都能知道正常與異常?
??2、是否每個人都能知道自己應該采取的標準方法?
??3、是否每個人都知道自己工作的主要問題?
??4、是否每個人都知道自己在做什么?
04
看企業文化
耳聞目睹公司企業文化元素的表象體現。
如果這家企業5分鐘之內聽不到“改善”、10分鐘之內聽不到“現場”這些詞匯,它一定不是致力于精益化的生產企業。如果一家企業它具備了精益文化,首先,這種企業文化要求高級管理人員堅持到生產一線去,直接聆聽員工聲音;其次,這種文化里,每天都會使用精益改善工具,目的是潛在問題凸現出來,每個人都會問“為什么”,直到找出問題的根本原因,并提出相應對策,不斷點檢對策的正確性;第三,這是一種“問題優先”文化,高層管理人員會和員工一起解決面臨的問題,會感激那些找出新問題、新麻煩的人。
公司精益改善文化是企業持續發展的內在動力。有精益的流程,有可視化的問題管理方法、有標準化的管理基準、有創新的企業文化,這家企業應該是能被看到的,也是值得參觀學習的。
戴偉城:不要去羨慕好的工廠,我們自己也能建立。
第二層次:
著眼于管理環節,用管理者的眼光去看!
方法是:一看、二問、三思、四做。
01
看
站在距現場5米遠的地方,用客戶的眼光去觀察20-30分鐘,對象是人、機、料、法、環,然后再進入現場近距離看、聽、想。
人是否有提升計劃?設備是否有點檢基準?物料是否能夠按需配送?加工方法是否易于遵守?環境是否清潔明亮、易于輕松工作?
02
問
問操作工人,也問自己。
問操作工人:為何這樣做?這樣做的依據是什么?——強化遵守規定意識;這樣做的目的是什么?——強化返回原點思考的意識;要達到什么樣的標準?——強化質量意識;有沒有異常?出現異常怎么辦?——強化異常問題處理的“呼、停、待”意識。
問自己:為何要這樣做?有沒有更好的辦法?——強化改善意識。
03
思
思考原點、思考根源、思考方案。